
易错分析:正确识记多音字的读音,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。
一是词性。如“刹”,共有chà和shā两个读音,作名词时读chà,作动词时读shā。
二是词义。有些多音字的读音,单从词性上很难判断,可以以义辨音。如“纤”有xiān和qiàn两个读音,作形容词表示“细小”时读xiān ,作名词表示拉船的绳子时读qiàn。
三是语境。可以把多音字的几个读音尽可能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辨别,这样既能增加趣味性,又能提高记忆效果。如“商店打折(zhé),顾客抢购。一阵折(zhē)腾,累得住院。不但没赚,反而折(shé)本”。
四是语体。书面语读音一般用于双音节词和成语中,口语读音常用于口头交际中,用于单音节词和少数表示日常生活事物的双音节词中。如“色”,书面语读音为sè,口语读音为shǎi。
五是巧记。舍众取寡,以少推多。如“埋”只在“埋怨”中读mán,其余都读mái。记住一个“埋怨”,就记住“埋”在各种语境中的读音了。
语文易错2 音近字误读
易错分析:汉字中的同音字很多,这些字的声母、韵母和声调都完全一致。但如果其中的或声母,或韵母,或声调有细微的差别,就构成了音近字。命题者往往就在“近”与“同”上做文章。如果在平时学习中没能把容易混淆的音近字准确地区别开来,就会给解题增加难度。正确识记这些字的读音,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,把某类同音字集中起来记忆,会达到记住一串且印象深刻的效果。
语文易错3 形近字误读
易错分析:辨别形近字,要找出形近字之间的不同之处,从细微处加深印象,加强记忆。有很多可以采用口诀记忆法,如“戍、戌、戊、戎”可以编为“点戍(shù)横戌(xū)戊(wù)中空,十戈相合即为戎(rónɡ)”。应该说,对这类字音的识记,既要动脑筋求便捷,更要花工夫记忆,关键在于积累。而就具体题目来说,其中一定会有部分字音是我们已经正确掌握的。因此,审清题干,认真分析,结合字义,合理推断,运用比较排除的方法选出正确答案并非难事。
语文易错4 形声字误读
易错分析:形声字的“声旁”是表声的,但由于古今音的差异,现代汉语形声字中有70%左右已不能按其“声旁”确定读音了,它们中有的声母发生了变化,有的韵母发生了变化,有的声母和韵母都发生了变化。
查找知识欠缺 及时突破
在复习过程中,我们要认清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和答题的技巧在哪方面还有欠缺。5月份的“初中毕业年级适应性测试”,体现了2017年中招化学试题的最新变化(选择题14分、14题,简答题10分,总题量由23道变为25道),也是对前面学习的全面检测。认真分析自己的答题、得分情况,不难发现自己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后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。因此,大家要先明确“初中毕业年级适应性测试”的答题情况,明确复习的重点。比如常见的问题: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准确或不全面,化学用语书写的规范性待提高; 文字简答题语言不够准确、全面,缺乏针对性;计算能力欠缺,未掌握计算题的解答模式;典型专题,如氢氧化钠的变质问题、金属活动性顺序问题、推断题、溶解度问题、图像题急需落实。
针对以上几个问题,在复习时,应加强概念的掌握和落实,做到颗粒归仓;做好专题突破,复习有质量;规范答题模式,做到答题有效得分。
初三语文文言文的复习与应考
”这里的“或”易误为“或、然”之“或”,“连”易误为“连接”之“连” ,而“稍”更易误为“稍稍、稍微”之“稍”。这是读文言文最易陷入的误区。除了知识的问题之外,“观念 ”起了很大的作用。《辞海》的编者们该是很博学的了,但也难免犯这样的错误。比如“睡”这个词,《辞海 》举《史记?商君列传》中“孝公既见卫鞅,语事良久,孝公时时睡,弗听”一句为例,解释为“睡觉”。这 也是一个以今例古的例子。说“睡觉”,在秦汉时一般用“寝”;“睡”则是“打瞌睡”的意思。
缺乏历史观念,对文中有特殊意味的地方就可能视而不见,或者理解错误。典型的例子有《鸿门宴》中对 坐次的记述。没有历史观念的人可能一带而过,甚至会怪讶司马迁太罗唆。但以历史的眼光看,这些记述决不 是多余的,而是具体地表现出项羽的骄横和政治上的幼稚,也可以看出刘邦的隐忍之功。1992年的文言试题中 说陈寿“遭父丧,有疾,使婢丸药,客往见之,乡党以为贬议”,这一句话,如果不从封建伦理道德的角度去 看,恐怕就不大好理解。2002年讲何子平的孝道,2003年讲郑善果之母的训子之道,都涉及到 古人的观念问题 ,都需要一点“历史的眼光”。
古今词义有很大差异,忽略这一点就会犯错误;但现代汉语毕竟是从古汉语发展而来,不善于利用它们之 间的继承关系也是愚蠢的。古汉语一个单音词的几种意义,往往分别包含在由它组成的现代汉语的几个双音词 中。如“书——书信、书写、书籍”,“疏——稀疏、疏远、疏通、奏疏、注疏”,等等。我们就可以运用这 种联系来推断文言词义。比如《桃花源记》中有一句说:“南阳刘子骥,高尚士也。闻之,欣然规往,未果, 寻病终。”要解释其中的“规”字,就可以先联想含“规”的词语:规矩、规则、规劝、规划……然后分别“ 代入”“规”的位置,“规划”一词可以讲通,这就是正解。另外,有不少文言词义保留在成语之中,而成语 又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,这也是一种古今联系,也可以而且应该利用。如“负”字,它的一些意义 可见于下列成语:负(以背载物)荆请罪、负(倚、恃)隅顽抗、忘恩负(背弃、违背)义、素负(享有)盛 名、负(亏欠)债累累,等等。用已经掌握的成语与文中的词语相比照,可以更快地找到解词的根据。我们试 用这种方法来解1995年高考的第12题。这个题共考查4个实词。“A、若行事不允,或妄chēn@①怒。允: 公平。
事实上,对于语文应试备战而言,最重要的并非信念,而是观念,我们必须坚信,语文考试和数学考试是一样的,都是研究从题目到答案的关系。数学靠的是定理公式和逻辑推理能力,而语文也有自己的答题公式和术语系统,以及相应的文章分析能力,只有大家认清语文题就是数学题,语文答题也可以做到扎实可感,语文成绩的提高才能找到切实的根据。
<成都戴氏辅导补课中心总部电话>高中化学: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
1、能发生水解的物质:金属碳化物(CaC2)、卤代烃(CH3CH2Br)、醇钠(CH3CH2ONa)、酚钠(C6H5ONa)、羧酸盐(CH3COONa)、酯类(CH3COOCH2CH3)、二糖(C12H22O11)(蔗糖、麦芽糖、纤维二糖、乳糖)、多糖(淀粉、纤维素)((C6H10O5)n)、蛋白质(酶)、油脂(硬脂酸甘油酯、油酸甘油酯)等。
2、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:醇、酚、羧酸。
3、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:苯酚(C6H5OH)与醛(RCHO)、二元羧酸(COOH—COOH)与二元醇(HOCH2CH2OH)、二元羧酸与二元胺(H2NCH2CH2NH2)、羟基酸(HOCH2COOH)、氨基酸(NH2CH2COOH)等。
4、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:制硝基苯(—NO2,60℃)、制苯磺酸(—SO3H,80℃)制酚醛树脂(沸水浴)、银镜反应、醛与新制Cu(OH)2悬浊液反应(热水浴)、酯的水解、二糖水解(如蔗糖水解)、淀粉水解(沸水浴)。
高三文化课备考方法上课之前预习,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新的知识之前,一定要知道即将学习的大致内容,对要学的内容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。高中差生成绩提不上去主要原因是上课没有效率,上课的时候不知道本节课讲的重点是什么,也不知道下课应该以哪方面为主进行复习巩固,在学习上有很大的盲目性。